【kok全站版app】秋冬季儿童传染病预防知识
一场秋雨一场寒,不知不觉秋季已来到我们身边,冬季也即将来临。由于昼夜温差大,气温不稳定,各种病毒传播风险大大增加,这使秋冬季成为传染病高发季节。那么秋冬季儿童常见传染病有哪些?这些传染病通过什么方式传播,又该如何预防呢?下面我们来一一了解下:
呼吸系统常见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简称“流感”,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体温可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重症病例可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及多种并发症。常见潜伏期为1-4天(平均2天),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都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感染者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在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预防措施: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勤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等部位;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提高自身免疫力;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流感流行季,尽量不去人群聚集场所;如若感染在前往医疗机构就诊时,陪护人员和患者都应佩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婴幼儿肠道传染病,夏秋换季期,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大量繁殖,孩子很容易受到肠道病毒感染,引发手足口病。5岁以下儿童是易感人群,3岁及以下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主要症状为发热,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口腔黏膜或咽峡部出现散在疱疹。可伴有咳嗽、 流涕、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部分患者仅表现为手、足和臀部皮疹和或咽峡部疱疹。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一般3—7天左右,最长不超过两周。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预防措施:
良好的个人和环境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手段,勤洗手、勤通风、保持良好的手卫生,避免接触患手足口病的儿童,流行期不要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动差的公共场所。保持均衡合理的饮食,保证优质睡眠,适当的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每年11月-次年4月是诺如病毒的发病高峰期。诺如病毒感染潜伏期一般为24—48小时,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食用和饮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控制诺如病毒传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用肥皂和清水认真洗手,尤其在如厕后,以及每次进食、准备和加工食物前。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海产品应深度加工后食用。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
出诊专家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皮疹等症状请前往我院儿科及时就诊,坐诊医师崔红玉,河北医科大学儿科系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熟悉儿科各种常见病的诊治。
崔红玉,儿科副主任医师,卫生部心理治疗师,河北医科大学儿科系硕士研究生。曾到天津儿童医院、河北省二院多次进修深造,擅长儿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治,同时对儿童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以及儿童焦虑抑郁厌学等心理障碍亦有一定的治疗经验。在《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等国家级核心期刊有多篇文章发表,主研科研成果《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病情的预警指标分析》属国内领先水平,现任保定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专家。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周六上午
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
地点:综合楼一楼大厅东侧
儿科门诊电话:5930256